字:
关灯 护眼
石头阅读 > 燕辞归 > 第466章 败在了一只蛐蛐上(两更合一)
推荐阅读:

第466章 败在了一只蛐蛐上(两更合一)

原本三三两两说话沟通的官吏们不知道何时都静了下来。</p>

不多时,整个公堂上只有喻诚安的声音。</p>

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着,显然一时之间能难转过弯来。</p>

就像是这几日的忙碌把脑袋弄成了一团浆糊,连几句话都听不懂了。</p>

忽然,“啪嗒”一声。</p>

一位主簿没有拿稳手中的笔,摔落在地上,打破了这份沉默。</p>

而后,巨石如水潭,立刻炸开了。</p>

“公、公公?”</p>

“曾聪是公公?不会吧?看着不像啊!”</p>

“通缉的?李渡一伙的?他是画像里的谁?”</p>

“画像呢?那一叠画像呢?赶紧拿来对一对!”</p>

“对什么对,是不是公公,裤子一脱就知道了。”</p>

曾聪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:“小将军,莫要开玩笑了,走路姿势各有不同,您怎么能这么说我呢?”</p>

喻诚安笑了起来:“公公这话说得不对。</p>

我连蛐蛐一丁半点的区别都看得出来,你这么大个人,两条腿一歪,我就晓得了。</p>

难道你真以为小时候挨那么一刀,长大了与健全人一模一样?”</p>

曾聪:……</p>

他扭头死死盯着喻诚安,余光瞥见一旁的田县令。</p>

田县令摸着下巴,一脸好奇,目光看着他的下半身处,这让曾聪越发气愤。</p>

这厢田县令才不管曾聪气不气的。</p>

他就是在琢磨哪里“不太一样”。</p>

这喻小将军说走几步就有区别,曾聪在衙门里这么些时日,他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呢?</p>

可能是他以前也没见过什么公公?</p>

季光走上前来,低声与喻诚安道:“确定没有认错?裤子扒下来,他要没缺斤少两,你也不好交代。”</p>

喻诚安信心十足:“他们不信也就算了,我训蛐蛐的本事,你在京中没有耳闻?”</p>

季光哭笑不得。</p>

那的确听了不少。</p>

有小吏抱着一叠画像进来。</p>

田县令接了过去,站到曾聪边上,一张张展示着比对。</p>

“不是这个,这个也不像,这张呢?好像也不对。”</p>

于复忙道:“大人,小将军说他易容了,这么对怕是对不出来,要先把他的脸洗干净。”</p>

边上小吏活络,立刻又去打水。</p>

喻诚安与他们道:“他叫成喜,李渡的左膀右臂,赫赫有名。”</p>

田县令一听,赶紧又翻了翻,将成喜的画像摆出来,仔细一看。</p>

不得不说,眼前的曾聪与成喜在五官上几乎看不出一点相似之处,哪怕是曾聪自己拿着画像往衙门外头一站,衙役都不会冲上去抓他。</p>

田县令越发好奇了,要说公公们走路姿势不同、好像还有那么些道理,但被通缉的公公不少,喻小将军怎么能断定对方身份?</p>

喻诚安看出了田县令的疑惑,解释道:“还是那句话,看人不止看五官,也得看骨骼。田大人要是跟我一样多年琢磨蛐蛐,也能看过皮相看骨相。”</p>

田县令嘴上恭维,心里直摇头。</p>

且不说蛐蛐有没有骨头,他要是也多年琢磨蛐蛐,他现在就不会是个县令了。</p>

水盆端上来,季光亲自动手,仗着手劲大,把曾聪的脸揉圆搓扁。</p>

想到被李渡算计的家人,季光下手重,曾聪的脸添了几处红印子。</p>

也不晓得究竟是用什么东西修饰容貌,用水都很难擦拭干净,季光费了老大劲儿弄得那张脸斑斑驳驳。</p>

气得他不想再做辛苦事,直接弯腰,把曾聪的裤子扒了下来。</p>

“哎呦!”</p>

“还、还真是空的!”</p>

“真是个公公!”</p>

公堂案桌旁,本是没有风的,曾聪却觉得两股间冰冷一片,仿佛寒风卷过。</p>

“我、我是个阉人!”他哭喊着道,“可谁说阉人就是李渡一伙的?</p>

我小时候家里穷,父亲想让我当内侍又不懂门路,自作主张给了我一刀。</p>

我好不容易才活下来,家里有了起色,就没想着卖我的是了……”</p>

“别编故事了,”喻诚安啧啧摇头,“京城里随便哪家茶博士都比你讲的有意思。你一个阉人在承远被抓获,认与不认都会把你押送回京城,但你在这里想做的事,失败了!</p>

你是李渡心腹,他交给你的事情重不重要,你自己心里有数。</p>

现在失败了,你认与不认都失败了。”</p>

曾聪死死咬紧了牙关,眼中恨意再也不加掩饰,直直瞪着喻诚安。</p>

眼神变化,他不再是做事规矩、不喊苦不叫累的曾聪,而是李渡身边往下发号施令的公公成喜。</p>

田县令问:“小将军,这人是我们往京里送,还是……”</p>

喻诚安与季光商量了两句,道:“我们带走。”</p>

于复便让人拿了刑具过来,让喻诚安与季光把成喜拘押起来。</p>

“左膀右臂,”于复喃喃着,担心道,“这左膀右臂在我们承远县,那反贼李渡现在所在何处?难道也藏身在这里?”</p>

这话一出,吓得众位官吏脸色惨白。</p>

承远才多大啊?</p>

要是李渡在他们承远兴风作浪,他们这一个个的岂不是都完蛋了?</p>

田县令忙止住议论之声:“明日起挨家挨户搜,底下的村子镇子都要搜,立刻传信景安城通知知府大人!”</p>

喻诚安与季光交换了一个眼神。</p>

他们听过徐简的推断,李渡若想夺位,极有可能还留在京畿一带。</p>

成喜作为李渡心腹,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承远的确十分可疑,他甚至胆大得混入了衙门里。</p>

如果说是想收集运粮情报,明确粮仓位置,这事还有其他手段,或者换作其他人也能办得了,不需要成喜出面。</p>

李渡身边,难道还会派不出得力的健全人?</p>

一位公公涉险,一旦被擒获,裤子脱下来,什么话术都不好使了。</p>

李渡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,但成喜依旧来了,除非,这其中另有算盘。</p>

喻诚安两人猜不透全貌,自然也不能让承远衙门不用费心费力搜查李渡,若是他们给了错误的意见,后果谁也承担不了。</p>

只是……</p>

“只是不能被搜查牵扯了全部精力,”于复向田县令建议,“保证补给运输始终是最重要的。”</p>

两人同僚几年,也有默契。</p>

“没错,没错!”田县令瞪着成喜,与于复道,“万一他们声东击西,我们上当了,那就……”</p>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