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日后,盐山战讯传开:</p>
“骠骑大将军、武威侯皇甫奇,将七千余,在盐山之地,大破袁公路。”</p>
“袁军近十万众,只得三千人遁走,袁术一战而靡!”</p>
消息传出,最开始反应的自然是距离最近的刘表。</p>
其人愤然痛斥:“袁公路是草包么!?”</p>
十万人,打七千人,还拥地势之利……换句话说,袁术根本不用跟皇甫奇明着干,只要占据地势防守,就能稳操胜券。</p>
这样的局面,也能输?</p>
斥候则道:“据传,交战当夜,我军如中邪术,军士萎靡不能战,任由皇甫奇所部砍杀。”</p>
“一派胡言!”</p>
蒯越冷笑讽刺:“无非是替自己无能找借口罢了!”</p>
“找借口都不知道找个靠谱些的。”</p>
“什么四世三公,徒有虚名!”</p>
刘表帐下诸将,一时叫骂者众多。</p>
文聘当即道:“既袁氏已然惨败,我等在此难以取胜,不如退兵取了南阳?”</p>
刘表陷入犹豫。</p>
打皇甫嵩难以取胜,但要是打一个半死的袁术,那还不是手拿把攥?</p>
“万万不可!”</p>
闻言,蒯越吓了一跳,赶紧阻止刘表这个念头,并解释道:</p>
“皇甫得胜,必大举进攻。”</p>
“南阳之地,广而富,又紧邻雒阳。”</p>
“此番袁公动兵,更是将其激怒,皇甫断然没有放过南阳的道理。”</p>
“很快,南阳便会大遭兵祸。”</p>
“明公若是取了南阳,岂不是替他袁公路挡灾?”</p>
刘表瞬间清醒过来:“那依你之见?”</p>
“南阳取不得,明公所督袁氏之军,应当全部还他,让他死守宛城。”</p>
“我等先回襄阳,紧筑城防,若宛城有失,可凭天险抵御皇甫。”</p>
“若宛城能守住,则待各路诸侯兵发,再一同支援!”</p>
刘表思索一番,采纳其见。</p>
是夜,毫不犹豫,纵火焚营,率军后撤。</p>
他从大军之中,拆出三万五千余人,还给袁术。</p>
其本人,带着剩余部队,头也不回地逃回了汉水以南的襄阳城。</p>
益州方面,由刘焉派来的援军,到这也不走了,和刘表一同坐观宛城战局。</p>
至此,他们只能在心中默默为袁术祈祷,祝他好运。</p>
随后,配合袁术,广发文书,传于扬、豫、兖、徐、青、冀等州,呼叫各路诸侯,对袁术展开支援,讨伐皇甫!</p>
——青州,平原国——</p>
一番折腾后,袁绍将大本营安在了此处。</p>
平原地跨黄河,北接冀州、东连青州、南入兖州,乃是黄河南北和中原的咽喉大郡。</p>
将大本营安在此地,正是为了方便管控多地,以便随时开战。</p>
在皇甫奇大发横财的日子,袁绍也不曾停下步伐,其人凭借汉帝在手和袁氏旗帜,轻易占下了冀州与青州。</p>
兖州、豫州、徐州之地,也多有袁氏故吏分布,这些人对袁绍有依附之心。</p>
只不过,目前刘岱算听话,所以袁绍没有急着下手。</p>
更重要的是——皇甫奇这个大患尤在!</p>
众人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归附于袁绍,跟皇甫奇的威胁是离不开的。</p>
对于关东绝大多数世家豪族而言,他们是从根本上排斥皇甫奇这个关西人的!</p>
而如今,袁绍毫无疑问,是抗击皇甫的最佳盟主。</p>
看过战报后,袁绍冷声道:“这关西贼,凶狠依旧啊!”</p>
袁隗托着茶杯,老脸上神情难看:“你兄弟二人,先后落败于他手,对袁氏声望打击巨大。”</p>
袁绍和袁术之间,存在斗争。</p>
但站在袁隗的角度,兄弟俩都是代表袁氏。</p>
只要能赢,一切都好说。</p>
许攸提议:“明公可速传书于陶谦、张燕、刘岱等众,约成联军,发兵向西。”</p>
“若是各家答应,则做动员准备,以成雷霆威势,速击皇甫。”</p>
“若是各家不应,则以此为借口,让天子下诏除其官职、动兵攻略其地!”</p>
袁绍目光一亮,当即颔首:“善!”</p>
数日之间,书信传达于冀州山区、兖州、徐州、扬州等各处。</p>
刘岱当先响应!</p>
他最近混得最难受,和曹操、刘备两家为邻。</p>
这两货看似地盘不大,但都不是好惹的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