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石头阅读 > 魏晋干饭人 > 番外 继位(三)
推荐阅读:

番外 继位(三)

元贞二十五年,皇太女的生辰宴上,赵含章宣布要退位,将皇位禅让给赵鸣鸣。</p>

朝臣们一时没吭声。</p>

赵含章性格鲜明,朝臣们在多年的共事中早就摸清了她的脾气,她喜欢在一些小事上与人东拉西扯,以表现谦爱等美好品德,却绝对不用大事试探人心。</p>

所以他们都知道,禅让这等大事,赵含章既然说出口了,必是已经拿定主意。</p>

二十多年来,皇帝拿定的主意就没有做不到的,何况是禅位这样的事呢?</p>

他们要是劝阻,不知道新帝会不会以为他们不赞成她即位;</p>

他们要是大赞,不知道皇帝她老人家会不会以为他们早就投靠了新帝……</p>

所以算了,这是皇帝的家事,他们还是死命低着头,竖着耳朵听吧。</p>

朝中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,有故去的,有辞官归隐的,也有正常升降纳新的。</p>

汲渊和明预前几年被贬过,后来改革新法又被提了上来,此时还是在丞相的位置上。</p>

听到赵含章要禅位,俩人眉头都是一跳,互相对视一眼,便知道他们也该退位让贤了。</p>

这一次不同以往,是真的一退下去就不再上来了。</p>

一朝天子一朝臣,和汲渊明预一样有此觉悟的大臣不少。</p>

这些年,赵含章从招贤考中提拔了不少青年,他们参政也有十余年了,这些人正当壮年,基本被她放到各个地方历练,前几年回京转了一圈,当了没几年京官就又被外放出去,却又不见被厌弃。</p>

从前他们没想到,是因为赵含章正当壮年,但现在看,这些人显然是她为皇太女培养的。</p>

陛下她十几年前就想着今日退位了?</p>

细思则恐!</p>

而除了赵含章,赵鸣鸣自己也培养了自己的班底。</p>

她主持“取消正役”一案顺利结束之后,赵含章就让她监国,自己时不时的出外巡视,去年交州土民有人叛乱,正在巡视江南的赵含章不知为何突然出现在了交州。</p>

她直接接过交州兵权,又从广州、荆州和宁州调兵,不仅平息了交州叛乱,还一口气打到了湄公河。</p>

现在说的交州是后世的越南一带,在宋朝之前,越南一带一直是华夏的直属区域。</p>

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,这一片地区被称作百越,归朝廷直属,汉如此,魏晋时,则直属于东吴,东吴被灭之后,归晋。</p>

自然,晋灭亡后,也就归属赵含章的华国。</p>

历史上,东晋灭亡之后,这一片区域也没分出去,一直归属南国,唐建立后在此设立安南都护府,当时都护府就设在越南河内。</p>

一直到宋朝,赵匡胤册封丁国国王为交趾郡王,承认其独立,直属区成了藩属国,不再是华夏的领地。</p>

赵含章不想给后世子孙留下领土纠纷的争议,这次交州叛乱一是因为朝廷直派了好几个官员过来管理,与当地土司的利益相悖;</p>

二是有南部族的人挑拨。</p>

那是先掸国,也就是老挝泰国一带。</p>

但……掸国已灭,国家四分五裂,现在是各个部落统治,都没有统一的国家。</p>

赵含章抓住人问了一下才知道,这些部族知道东方宗主国越发强盛,想要派使臣入朝参拜,还想求皇帝做主给我们选个国王(最好选他们部族的人),但交州这边的部族与他们有矛盾,担心他们和洛阳联系之后得到朝廷的支持。</p>

因此和当地部分官员联合,百般阻挠他们朝贡,南部各部族根本越不过封锁线。</p>

努力了七八年都见不到赵含章,这些部族一发狠,就干脆撺掇交州的土司造反。</p>

这波反向操作的确成功吸引了赵含章注意,于是赵含章干脆就打到了湄公河边,将这些部族都收入囊中。</p>

也别指派国王了,指派个郡守之类的吧,从此以后,大家都归华国管理,如此就不必害怕内部争斗了。</p>

推荐阅读: